2025肿瘤健康管理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俏教授针对HR+/HER2-且携带gBRCA突变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进展进行了介绍。会后,肿瘤瞭望就该类患者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治疗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及PARP抑制剂与CDK4/6抑制剂的使用顺序等问题采访了李俏教授。李俏教授表示,对于此类患者,PARP抑制剂和CDK4/6抑制剂均展现出显著的强化治疗效果,但两者的使用顺序及联合方式尚存争议,应结合研究数据和药物可及性进行治疗选择。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5肿瘤健康管理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俏教授针对HR+/HER2-且携带gBRCA突变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进展进行了介绍。会后,肿瘤瞭望就该类患者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治疗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及PARP抑制剂与CDK4/6抑制剂的使用顺序等问题采访了李俏教授。李俏教授表示,对于此类患者,PARP抑制剂和CDK4/6抑制剂均展现出显著的强化治疗效果,但两者的使用顺序及联合方式尚存争议,应结合研究数据和药物可及性进行治疗选择。
01
《肿瘤瞭望》:PARP抑制剂在gBRCA突变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已展现出良好疗效。请问这类患者的主要获益人群是哪些(是仅限于gBRCA突变者,还是也包括HRRm突变者,或是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此外,辅助治疗方案(包括剂量和疗程)是否需要严格参照OlympiA研究设计?
李俏教授:目前,OlympiA研究数据已经公布,因此我认为,在临床治疗中应严格遵守OlympiA研究的入组标准来选择治疗人群,这也是适应症中所规定的治疗人群[即接受过新辅助或辅助化疗的携带有害或疑似有害胚系BRCA突变(gBRCAm)、HER2-早期高风险乳腺癌患者]。
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入组条件相对宽泛。如果患者存在胚系BRCA 1/2突变,同时淋巴结阳性或肿瘤>2cm,即可认为其符合入组条件。另外,新辅助治疗之后且non-pCR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也符合条件。
对于Luminal且HER2-胚系突变的患者而言,入组条件可能适当缩窄。主要是针对N2及以上的患者和新辅助之后CPS评分更高(即更高危)的人群。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应遵守OlympiA的入组标准来为患者进行用药推荐。
02
《肿瘤瞭望》:在使用PARP抑制剂对gBRCA突变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时,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何有效避免或减轻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李俏教授:的确,在长期用药过程中,我们应关注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OlympiA临床试验显示,研究组3/4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出约10%。其中,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贫血,但大部分为1/2级,发生率并不高。此外,还有一些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等,但大多在1/2级范围内。整体来看,患者3/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10%以内。
这些不良反应提醒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给予患者更多关注。例如,应适当监测患者的血象,早期可考虑每2周或4周监测一次。当患者的血象基本稳定后,可延长至每三个月监测一次。对于重度贫血或重度骨髓抑制的患者,需要进行剂量调整。目前我们的用药剂量是300毫克bid(每天两次),有些患者可以酌情减量,如早150毫克、晚300毫克。对于高龄、身体相对虚弱的患者,我们可以采取早150毫克、晚150毫克的剂量策略,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可以考虑联合使用补血药物和改善营养状态的药物,减少治疗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
03
《肿瘤瞭望》:对于HR+/HER2-且携带gBRCA突变的高危早期乳腺癌患者,您在临床治疗中是否会考虑将PARP抑制剂与CDK4/6抑制剂同时应用?如果考虑两者同时使用,那么您更倾向于联合应用还是序贯应用?
李俏教授:HR+/HER2-且携带gBRCA突变的高危早期乳腺癌患者疾病复发风险较高,OlympiA研究、monarchE研究、NATALEE研究等也给出了PARP抑制剂或CDK4/6抑制剂强化治疗的策略,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我会考虑使用PARP抑制剂或者CDK4/6抑制剂。这两者的使用顺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OlympiA研究为这类患者提供了非常好的强化治疗策略,随访6年结果显示,奥拉帕利组较安慰剂组在6年iDFS率上有9.4%的显著提升,这强有力的支持了PARP抑制剂的使用。同时,monarchE研究和NATALEE研究也给出了CDK4/6抑制剂的强化治疗策略,其iDFS获益绝对数值在3~5%,虽然相较于OlympiA研究的获益数值略小,但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在辅助治疗中已达到了较好的获益。
△OlympiA研究6年随访IDFS结果
关于联合还是序贯使用这两类药物,我更倾向于序贯使用。主要是因为这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重合,尤其是血液学毒性,为了避免不良反应的叠加,我更建议患者序贯使用。毕竟这些患者还未出现复发,我们给予的治疗是预防性的,需要更多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
至于哪种治疗应更前线实用,目前存在很大争议。OlympiA研究对于精准筛选的BRCA突变人群具有更强的靶向性特征,PARP抑制剂药物特异性高,靶向性强。而CDK4/6抑制剂则是对肿瘤细胞周期的抑制,整体而言精准性相对较弱。从OlympiA研究来看,PARP抑制剂在BRCA突变乳腺癌患者中的iDFS获益的绝对值更大。但从OlympiA研究6年的亚组分析结果看,三阴性乳腺癌获益程度更显著,Luminal亚型乳腺癌患者的iDFS曲线差异相对较小,显著性水平相对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CDK4/6抑制剂强化使用的权重。
△OlympiA研究6年随访亚组分析结果
然而,就我个人而言,我更看重靶向性和整体研究数据的获益,因此可能更倾向于PARP抑制剂更早使用。当然,也有专家会考虑到药物可及性,毕竟PARP抑制剂目前还是全自费的,而CDK4/6抑制剂已纳入医保。在这些考虑下,也可以先考虑使用CDK4/6抑制剂,之后PARP抑制剂可及性增强,再使用PARP抑制剂进行强化治疗。
李俏教授
副主任医师、硕导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委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乳腺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秘书长
北京健康促进会乳腺癌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委
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乳腺癌整合防治专委会常委兼青委主委
JCO中文版、CANCER中文版、《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临床与病理杂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